齒輪泵噴涂修理工藝與質量
1、在齒輪泵內有很少量的流體損失,這使的運行速率不能達到1,因為這些流體被用來潤滑軸承及齒輪兩側,而泵體也可能無間隙配合,故不能使流體從出入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體損失是必然的。
2、齒輪泵噴涂工藝流程中,要求工件無油污、無銹蝕,表面粗糙均勻,預熱溫度適當,底層結合均勻,工作層光滑平整,材料顆粒熔融粘結。
3、噴涂層質量好壞與工件表面處理方式及噴涂工藝有很大關系,因此,選擇適當的表面處理方式和噴涂工藝是重要的。此外,在噴涂和噴涂過程中要用薄鐵皮或銅皮將與被涂表面相鄰的非噴涂部分捆扎。
4、軸套內孔、軸套外圓、齒輪泵軸和泵殼的均勻磨損及劃痕在0.02-0.20mm之間時,宜采用、與零件體結合力強、性不錯的電弧噴涂修理工藝。電弧噴涂的工藝過程:工作表面預處理→預熱→噴涂粘結底層→噴涂工作層→冷卻→涂層加工。
齒輪泵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四大故障分析:
1、油封磨損,膠封老化
卸荷片的橡膠油封老化變質,失去彈性,對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失去了密封隔離作用,會產生高壓油腔的油壓往低壓油腔,稱為“內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壓力和流量。齒輪泵它的正常工作壓力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輸油量是46L/min,標準的卸荷片橡膠油封是57×43。自緊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損壞或年久失效,空氣便從油封與主軸軸頸之間的縫隙或從進油口接盤與油泵殼體結合處被吸入油泵,經回油管進入油箱,在油箱中產生大量氣泡。會造成油箱中的油液減少,發動機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現象,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需要換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2、油泵內部零件磨損
齒輪泵內部零件磨損會造成內漏。其中浮動軸套與齒輪端面之間泄漏面積大,是造成內漏的主要部位。這部分漏損量占全部內漏的50%~70%左右。磨損內漏的齒輪泵其容積速率下降,油泵輸出功率低于輸入功率。其損耗全部轉變為熱能,因此會引起油泵過熱。若將結合平面壓緊,因工作時浮動軸套會有少量運動而造成磨損,結果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這樣的浮動軸套需要換或修理。
3、油泵殼體的磨損
主要是浮動軸套孔的磨損(齒輪軸與軸套的正常間隙是0.09~0.175mm,大的不可以超過0.20mm)。齒輪工作受壓力油的作用,齒輪尖部靠近油泵殼體,磨損泵體的低壓腔部分。另一種磨損是殼體內工作面成圓周似的磨損,這種磨損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凈所致,所以需要添加沒有雜質的油液。
4、機油泵供油量不足或無油壓現象:
工作裝置提升緩慢,提升時發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內有氣泡;提升時液壓系統發出“唧、唧”聲音;拖拉機剛啟動時工作裝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時間油溫升高后,則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輕負荷時能提升,重負荷時不能提升。
齒輪泵使用壽命不錯:
兩輪之間保持間隙,相互之間不摩擦,無磨損。轉子和轉子之間接觸,長期使用亦無磨損,運轉平穩,噪音低,效益高。
齒輪泵適用范圍廣:
輸送高粘度、濃度及任務含顆粒的介質,是替代螺桿泵的理想產品。
本泵屬容積式泵,輸送流量可以較的控制也可方便地制成變量泵。而離心泵的輸出流量是不能控制的,隨身阻力的增加而下降;本水泵有較不錯的自吸能力氣,自吸距離在5米以上,而螺桿泵自吸性能幾乎沒有。
齒輪泵使用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1、各次產量提升時,要將當時的產量、轉速、出、入口壓力、電流值記錄下來,并將前后數據加以比較,認真分析,以便盡早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要經常檢查熱媒夾套的溫度,主體與前、后蓋的熱媒溫度要保持一致。
3、齒輪泵的解體和清洗,升、降溫,起停都應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以避免不應有的損失。
4、應注意保持增壓泵人口壓力的穩定,使其具有穩定的容積速率,以有利于泵本身運行和下游紡絲質量的穩定。
5、人口為負壓的填料軸封泵,應保持填料函處壓力高于外界大氣壓。背壓降低時,應及時調整填料函的壓力,否則會使泵吸入空氣,造成鑄帶條斷帶,影響切粒,導致切粒機放流。